從乳熱病走到乳房癌

專訪劉哲育學長 (第4屆)

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癌症生物學研究所教授

劉哲育學長,畜牧系第4屆畢業(1982年),目前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癌症生物學研究所教授。當年想考醫學院的他,因為考試不如預期,分發到東海大學畜牧系。雖然不是一開始理想中的科系,但是就讀了以後就覺得有趣,現在回想起畜牧系四年,卻是回憶中最快樂的時光。

劉哲育學長賢伉儷與楊老師合影
哲育學長勉勵系上的學弟妹,畜產系是屬於應用的科系,就業出路很廣,不像是某些科系,只能繼續念到博士才有好頭路。畜產系教授的很多基礎課程及選修課程跨足許多領域,學弟妹可以利用大學四年好好學習應用。

當年擺脫了高中制式的讀書生活,也如同時下年輕人可以擺脫父母的約束,展開了自由的大學生活。大一時東海的牧場才剛建立,買進了仔牛一批,由學長姊分組輪流飼養。哲育學長回憶,當時的大四學長姐(第1屆)都把每隻小牛取上名字,有白嘉莉、甄珍….等。學長們把每隻牛都當作自己的寵物一樣地照顧,他覺得很特別。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,選擇留在學校打工。當時負責牛場的張兆鵡老師提供了一個牧場打工的機會,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,於是開始了每天與牛共舞的生活。

他就住在雞舍 (最早的舊雞舍辦公室隔壁,現今廁所前室)內隔起來的房間裡。一開始沒有熱水,每天洗冷水澡。但冬天的東海實在太冷了,當時的系主任施宗雄老師特別加裝熱水器,才讓哲育學長可以舒服地洗澡。在牧場工作的閒暇,早上欣賞旭日東昇,晚上瞭望市區夜景,想想再也愜意不過了。

他回憶起有一天上課時,施老師突然間向全班同學說「一個專業的牧場管理訓練人員,應該要有專業的服裝」,這才意識到原來每天整理完牛隻直接去上課的他,其實身上牛味非常重,讓上課老師受不了。之後,他就乖乖地把工作服與其他衣服分場合穿。

因為牧場打工一年的經驗,讓他學到後來很受用的一些現場技巧。有一次,洪翠華助教要他抽牛的血,可是他等了老半天,一個來幫忙的同學都沒有,他只好硬著頭皮自己隻身幫牛保定後抽血。在他服完兵役後剛去榮總擔任研究助理時,一進實驗室,看到有資深的助理在幫老鼠抽血,怎麼抽都抽不到血,新手的他,卻一試就上手,資深助理們於是全都仰賴他抽血、做實驗。他說,如果沒有在畜牧系接觸動物實驗的訓練,不會被賦予重任。後來政府宣導B型肝炎的疫苗施打,使他有許多打針抽血的經驗,讓他後來在念研究所時,能夠駕輕就熟。

在牧場打工期間,當獸醫師來牛舍時,他會在旁邊擔任助手及觀察獸醫如何處理。有一次有一隻牛有嚴重外傷,蒼蠅都飛進傷口裡產卵,獸醫用消毒後的紗布塞進傷口裡,定時抽換紗布,傷口逐漸癒合。這個經驗在他服兵役時派上了用場。在烏坵當任醫務兵時他就利用此方法,成功的治癒了村民的狗。口耳相傳後,大家都帶寵物來給他看診,連指揮官的豬咳嗽不止也找他,他根據畜牧專長,判定是肺炎,找了盤林西林注射而成功醫治。這樣的貢獻,讓他不必和其他同袍一同永無止境地在大太陽底下揮汗修建碉堡。

在牧場一年的打工經驗,哲育學長自認為體力無法負荷畜牧現場工作,也為一個更遠大的目標,因此規劃繼續專研學術。當年他看到很多牛在產後不久就突然間倒下,最後面臨淘汰,更可惜的是,這些都是產乳量高的乳牛。他很想從生理學來解決這個問題,於是決定報考生理學研究所。

到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,哲育學長就和指導教授討論,決定從研究與泌乳有關的泌乳素著手。後來,因為經費與實驗材料的關係,教授並沒有讓他作乳牛相關的研究,而以老鼠為材料作了泌乳素與老化關係的相關研究。

碩士班畢業後,哲育學長再到台灣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進修博士。這階段,他的研究也和「乳」有關,他從事人類乳房癌的研究。哲育學長的表現突出,是實驗室分子生物學的先鋒,他開玩笑地說,他們實驗室的經費被他花掉一大半。不過,他很自豪地說,指導教授林仁混老師告訴他「我的論文中被引用最多的,就是你作的!」    

哲育學長近期研究讓他最興奮的是發現了MZF1和ELK-1這兩基因共同調控蛋白質激酶C ( PKC),而影響人類乳癌的發生。另一個也覺得很有前景的研究是七層塔的功效。當初是因為哲育學長太太的阿公有B型肝炎,老家人就利用流傳古法—七層塔葉熬煮成湯,喝完之後發現有舒緩效果。因此,哲育學長開始致力於研究其功效與機制,平常把七層塔粉當作茶喝來保健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