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蔡依靜,高雄人,家裡從事非畜產相關工作。在高三要選擇科系時就對於畜產很有興趣,可能一直以來對於動物比較有興趣之外,對於遊戲”牧場物語”也印象深刻。所以當時就決定要念畜產,而我知道這個職業不輕鬆,普遍對女生來說也會比較辛苦。而當時的我對於父母所安排的路不是很認同。高中時期,我的英文程度算是中上,所以父母親認為我大學就該考英文相關科系。可是我對於我自己的人生算是有主見,所以決定申請生物相關的科系。因為台灣的教育制度跟考試模式,沒有到畜產系而是生物科技。一學期過去之後,加深了我要轉學的念頭,所以我大二就轉學到了畜產。剛到畜產系的日子,我花了很多時間摸索,畢竟是轉學生,所以很多科目都要重修跟學習。從動物學,動物營養,家畜解剖學等必修課程來了解畜產。
雖然是大二了,但是我依舊是跟很多大一生一起修課,一起懵懵懂懂;而我自己喜歡多方嘗試多方修課,所以每學期都修蠻滿的,也算是拚準時畢業,不想因為轉學而延畢。所以算是很利用時間。當時畜產系有規定雞學,豬學,跟牛學三選二;我在大四那年三個課程都上過,實習除了雞學外都上過了,因為我想了解之後畢業後想走哪一個方向,所以不去摸索的會我不會知道。之外,我運氣也很好大三那年的實習有機會選擇了海生館,魚類。因為多方嘗試,所以我知道我對於牛學的興趣最大。而當時的王家宇老師給我的幫助真的很大,因為上了乳牛營養課,讓我有機會多跟老師接觸外,還有幫他的研究生做牛營養的實驗,讓我更了解牛的相關實驗。除此之外,我大三那年決定要出國念書,所以我大三大四都有修一些外文系的全英文選修課。
大學畢業之後,在王家宇老師的幫助,在一家乳牛場實習2個月,更加深我對這個產業的了解。實習結束之後,一邊在動物醫院打工,一邊準備英文一年多之後,就申請到學校出國念書了。一般來說做實驗型碩士出國念書都會有”獎學金”,而動科碩士都是要做實驗寫論文的。當然也有不用寫論文的動科碩士,但是若是這樣的學位,當時的我問過很多人,都認為這跟再念一個學士是差不多的。所以一方面要挑戰自己,一方面想要走出去看看;而選擇了寫論文的碩士。當時的老師並沒有經費,但是依舊問我是否願意到他實驗室。所以選擇自費的碩士後就開始了研究生生活。
而美國的碩士或許跟台灣的研究生不太一樣,因為我的老師還要到外面輔導酪農如何養牛、如何改善、如何找出問題,所以跟著老師在美國農村跑,一邊看老師輔導一邊學習所謂的牧場管理。另一方面,老師在業界也是很有聲望,所以他實驗室的學生都常常代表他去外面幫忙美國FFA或是4H的活動。我自己也是幫過不少。所以這一方面我在美國學到很多。所以我因為如此更了解美國酪農業,也更了解他們從小推廣的農業教育跟台灣的差別。
最後是我自己的碩士論文,因為老師在業界的聲望,他拿到很多當時最新科技的產品來做實驗,2014年很多裝在牛身上的儀器,我們實驗室幾乎都有。所以我從最基礎的實驗設計,操作實驗,統整數據,數據分析,到寫論文這一路花了我很多時間。但是因為如此我學到了很多,也奠定了老師對我的肯定。因為這樣,畢業後透過老師的介紹,讓我有機會可以在美國業界上班,雖然當時老師有想要留我繼續念博士,而我也很有興趣,也不可否認我以後若是想回學界,我確實會考慮再念一個博士。但是當時的我實在不想再寫論文,所以毅然決然選擇業界。
我的公司是利樂包的分部DeLaval,我的職位是機器人榨乳牧場管理。而這職位完整融合了我當時在碩士跟老師的學習,加上我自己的碩士論文數據分析的部分。我現在依舊每天在學習,每天看新的酪農新聞,定期搜尋這個領域的新發表文獻,來增加自己的知識。機器人是一個目前很新的領域,在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數據,新的酪農讓我學習如何應對跟數據處理。所以可以說我現在的工作是混合乳牛管理跟大數據分析。這一路,到現在我每天都很感激一路上幫助我的人,也很熱愛我現在在做的事,而這樣的心情對很多台灣的人來說是很難的。但是這讓我每天工作都很有動力,也做得很開心。
最後我想說的是,或許我真的真的很幸運,很多人幫助;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,比較願意嘗試,也比較外向;但是我不是很聰明,因為我很多時候都是從中學習、從中摸索,或許花上比其他人多一點時間,但是我願意嘗試。所以如果問我,我會建議因為還是學生就多摸索,多去了解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喜好。很多時候都是走出去,跳出去,才有機會;不是走出台灣才有機會,而去走出舒適圈,都看都學都嘗試。台灣的教育不會去教我們喜歡不喜歡,只會告訴我們要考試要讀書。因為是學生,所以才有機會才有時間多摸索多了解,當你出社會之後,可以摸索了解的時間是有限的。最後若是你在社會上的工作,是你喜歡的工作,那你每天的日子會過得很不一樣。
蔡依靜(96學年度入學)